常说的“豆腐西施”是什么意思
“豆腐西施”出处有多个,最为大家熟悉的是鲁迅先生《故乡》里的“杨二嫂”,表面上是在赞扬她的美貌,并点名其身份,更深的含义是侮辱人,非礼人的行为称为吃豆腐。
在清代张南庄的《何典》中有段话,“不料那东村里也有一个标志细娘,叫做豆腐西施,虽不能和臭花娘相提并论,却也算的上数一数二的美人了。老子豆腐羹饭鬼,薄薄有几金家业,只生的他一个独妞”。《何典》一书的风格别致,26年的时候在重印何典时,刘先生曾说,此书善用俚语土语,甚至极村的字眼,也全部避忌。
另外一部为丁柔克的《柳弧》,时提及某县为直隶人,人嘲之“扶柩还乡”,其妇名“豆腐西施”。
这两个例子不同,但其中相同的是被称为“豆腐西施”的女子,不论是乡村女子,还是县官夫人,与豆腐这一事物都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。“豆腐西施”这样称呼的都是,有点漂亮但不是美丽绝伦,有点地位但不富贵,然而自视甚高,本身是个矛盾体,具有嘲讽意思。《故乡》中的杨二嫂就是这样的特点。
现在经常看见某地有时尚美女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豆腐,女大学生也在摆摊卖豆腐之类的新闻,被大家亲切的叫做“豆腐西施”。以至于出现好多糖果西施,豆浆西施,炒饭西施等等西施,是炒作还是生活,大家怎么看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