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巨婴国》为何下架?
(2017-05-18 06:11:13)
标签:
《巨婴国》
武志红
纪望书
分类:
杂文
武志红的《巨婴国》下架了,原因很多,其中一条:
由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,中国文化天人合一,故西方人重视个性,而我们的古德重视共生、仁爱,在这一个多世纪的西方文化的浸润中,很多人对于儒家的“共生”“仁爱”,似乎没有拿捏好。最近流行的武志红的《巨婴国》,虽然提出了不少解放人性的高见,也强调“爱”对于人类的重要,但认为“共生就是绞杀,共生就是当前国人的巨婴心理。”笔者总觉得过了!世界本是共性与个性的一体共在,和而不同,不同而和,我们要维系好这种天然的“和而不同”,既不能压抑个性,也得兼顾共性。阳明子的“致良知”,对此处理得很好。他既提倡仁者“体天下一体之仁”,又突出人人皆具的良知本性,这应该是王学亮点之一。不过除了彻底归隐,在世之人都难逃离他的时代,阳明子的理论虽好,但是其实际作为,仍然有维护专制政治之嫌。也许是我们只看到了与专制政治联姻后被扭曲了的儒学,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上演绎的种种丑陋,才生出对于儒家“共生”“仁爱”的极端反感。愚孝愚忠固然不好,但过分提倡个性而忽略人类乃至宇宙的一体共生也不是正途。
也许是武志红同胞研究心理学得出的结论,心理学属于科学,而阳明学属于圣学,圣学含纳科学、哲学乃至神学,心理学虽也研究潜意识,但因其依赖实验等方式,难以深入到本心性体,也就难以明白圣学之仁道。就好比西医与中医,中医用的是阴阳五行、天干地支等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与系统,西医用的是近现代科学的符号与系统,而在治标治本以及副作用等方面,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。也许当以中医为本,适当吸取西医并在尽量控制副作用之下构建新的医学。当然我这是外行话,只是一个逻辑推理,不足为信。
分享:
喜欢
0
赠金笔
阅读┊
收藏
┊
喜欢▼
┊打印┊举报/Report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
前一篇:我们走向何方?---兼论科学的有限性
后一篇:王学视阈下浅谈中西文化之融合